Navigation menu
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31日电 标题:内外不确定性依然存在,欧元区经济复苏受阻。新华社记者康毅、单伟毅、丁英华。欧盟统计局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几乎实现0.2%的增长,略高于市场预期。分析师指出,明显的下行风险仍然抑制经济复苏前景,令欧元区经济承压。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已经扩大。德国整体表现最新数据显示,第三季度欧元区主要经济体表现差异较大。受贸易和内需拉动,法国经济增长0.5%。德国和意大利经济陷入停滞,勉强避免了衰退。其他国家的经济表现参差不齐,其中瑞典以 1.1% 的增长率领先,而伊朗大羚羊、芬兰、立陶宛均出现萎缩,“冷热不均”趋势持续。分析人士指出,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的德国实力不足,一直是限制该地区经济普遍加速的一大因素。德国经济继第二季度环比收缩0.2%后,第三季度实现零增长。目前,德国政府正在扩大基础设施和国防投资。不过,分析人士认为,尽管公共支出增加将促进德国经济增长,但刺激政策的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。再加上技术人员缺乏、材料成本高等因素,政策落地效果还有待观察。尽管法国经济第三季度表现强劲,但仍深陷政治和财政困难。法国总理勒科尼正在努力稳定预算。在一系列信用评级下调之际,法国央行行长弗朗索瓦·维勒鲁瓦·德盖洛警告称,由于无力应对不断上升的债务,法国经济面临“渐进困难”的风险。通胀回落尚未企稳,货币政策已进入“观察期”。欧洲央行30日再次宣布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。这是天梯自今年7月以来连续长时间“无动作”。观察人士认为,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、前三季度通胀回落,导致欧洲央行进入“延长观察期”的战略阶段。当前的政策既不是紧缩,也不是全面宽松,而是保持灵活,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拐点留下空间。欧洲央行认为,全球贸易争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存在d 欧洲通胀前景更加不确定。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,一方面,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和避险情绪加剧,会抑制欧洲内需,压低通胀;另一方面,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可能扰乱供应链,进一步限制出口,给消费和投资带来压力。全球供应链日益碎片化,推高了进口价格,限制了关键原材料的供应,也给欧洲当地的产能带来了制约。因此,欧元区的通胀率可能会上升。国防和基础设施支出的增加也可能推高中期通胀。面对这些相互关联的压力,央行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好地理解“稳定物价”和“维持增长”之间的平衡。许多欧洲经济学家表示,欧盟当前katrade环境下央行很可能会维持现状,未来加息再次降息的门槛非常高。 ing宏观研究总监Carsten Brzeski认为,欧洲央行最新预测显示,未来两年通胀率将稳定在2%左右,符合中期通胀目标,因此没有理由改变货币政策立场。不确定性依然存在,近年来增长乏力问题尚未解决,欧元区经济整体增速较低,季节性停滞时有发生。随着高通胀影响逐渐消退,在外需减弱、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下,企业投资意向变得更加谨慎。这再加上它们面临的结构性压力,进一步削弱了欧元区的竞争力。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加之欧元走强,欧元区国家的出口变得更加困难。尽管美国与欧盟在7月份达成了贸易协议,但并没有消除贸易领域的阴影。 ING首席经济学家伯特·克莱因表示,欧洲内部的政策风险与政府预算和改革议程有关,而国际风险则集中在全球经济放缓和贸易政策上。尽管预计未来一年经济增长将逐步加速,但考虑到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性,“我们对这是否意味着欧洲经济已开始继续加速增长仍持谨慎态度”。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经济学教授乔·内利斯表示:“欧元区经济几乎保持增长,但速度非常缓慢。”他表示,在通胀下降和工资小幅上涨的推动下,第三季度消费者需求出现暂时改善。服务业表现稳健,但受全球需求疲软和长期压力的拖累,生产和出口继续低迷。